王婷婷(左)希望通过汉服,把传统美德融入日常生活 陈立宇摄
云鬓轻挽,裙裾飘飞,行走在南京工业大学校园,你很容易被这样一位穿着汉服的女生吸引。这位21岁的“汉服控”,是经管院的大三学生王婷婷,她从大一开始研究汉服文化,过去一年,几乎天天穿着汉服上下课。去年,她还创立了汉服社,社员有近70人。现代快报记者金凤 通讯员 杨芳 兰珺
一开始,走到哪儿都会成为焦点
“罗袖动香香不已,红蕖袅袅秋烟里。”杨玉环的这句诗,是朋友们对王婷婷的印象。
平日里,她经常穿着或淡雅或艳丽的汉服,挽着古朴的发髻,挎着手绘布包行走在校园。“很多同学都以为我是在玩cosplay,甚至还有同学开玩笑说我是从古代穿越来的。”王婷婷笑着告诉记者,一开始,她走到哪里,都会成为目光的焦点,这让她有点不太适应。
“我第一次穿汉服上的课,是英语口语课,我就跟同学们详细地介绍了汉服的由来和特点。”王婷婷说,此后,除了体育课和雨雪天,王婷婷每天都会穿着汉服跟大家见面,慢慢地,她有了“仙女”“小龙女”的雅号。
“第一次穿着汉服去食堂吃饭,每个人都盯着我看,还有大叔大妈好奇地询问‘姑娘,你穿的这是啥啊?真好看’。”王婷婷耐心跟他们解释:“这是汉族民间服饰。”
“现在,食堂的大妈、保安大叔都被我普及了。”说起这些趣事,小姑娘难掩骄傲。
会根据场合,搭配不同类型的汉服
王婷婷对汉服的“痴迷”由来已久。“小学时,我在语文书上看到一张各民族大合照,很多少数民族都有美丽的民族服饰,但汉族人穿的却是中山装。上了大学后,我就开始留意跟汉文化相关的历史和文化。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了汉服的视频,顿时觉得眼前一亮。”王婷婷告诉记者。
什么场合穿什么风格的汉服,王婷婷自有分寸:“上课时穿褙子和襦裙,日常就穿窄袖的汉服,参加活动时穿隆重的礼服……”王婷婷说,现在,自己也会尝试着做一些汉服的配饰,例如披帛。
其他女孩买时装的钱,王婷婷都用来买汉服,“一般在网上定做,一件一二百元,现在我已经有近20套汉服了。”
渐渐地,同学们也习惯了穿汉服的王婷婷,一旦她换了装束,反而不习惯。“有一次我没穿汉服上课,结果下了课,同学竟然找不到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