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爱好者之家

汉服爱好者聚集地,文化传播天堂
  • 发表时间:1970-01-01 08:00
  • 作者:
  • 来源:
  • 访问量:
  • 分享到

英国姑娘葛燕希爱上成都,还爱上一位成都小伙

  

小两口的西式婚纱照

英国姑娘葛燕希爱上成都,还爱上一位成都小伙

 

 公司的Logo很有特色

葛燕希的朋友圈最近很喜庆:4月来临之际,她晒出几张婚纱照的花絮,竹影清幽中,她和新婚丈夫身着传统的中式礼服,笑容甜蜜。下周五、本月27日,她就将和自己的成都老公,在都江堰举办一场传统的中式婚礼。她告诉记者,自己为此已经期盼很久了。

葛燕希的英文原名是Daisy Velven Peak,来自伦敦,毕业于英国诺丁汉大学,今年25岁,在成都已生活了4年。别看朋友圈里经常见她玩滑板、登山露营,一副炫酷潇洒的样子,其实人家已是事业小有所成、在成都外籍人士圈子里颇有知名度——她与朋友联合创办的“老外HERE”外籍人力资源服务平台,是成都企业招外籍员工的优先选择,也是来蓉外籍人士安居生活的小管家。

10万老外人力资源数据库

海外直输成都

16岁时,Daisy就开始接触中文,“我们学校要求每个学生都要选一门外语。意大利语和中文,二选一。”大部分同学都选择了意大利语,她选了中文,成为全校仅有的两名选择中文的学生之一,并给自己取了现在这个中文名。

高中时学校组织他们去过一次重庆,那是葛燕希第一次来到中国,从此愈发对中国兴趣浓厚。高中毕业考入英国诺丁汉大学之后,她选择的专业也是当代中国学,初步决定了“毕业后就去中国工作”。

在大学时,葛燕希学习过有关四川可持续发展的相关课程,了解到成都有个叫“农家乐”的模式把农业和旅游业结合,让生活在乡村的人有丰裕的收入,她对成都也充满好奇。

那就去农家乐的发源地看看吧,葛燕希的一个简单想法,由此揭开她与成都的缘分。刚到成都的葛燕希发现,这个城市与自己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样,除了郊区的农家乐,这里其实是一个繁华的国际大都市。用她的话说,即使是欧洲的许多大城市,也不如成都这么现代和繁华。

“能不能帮我们招个外国人?”来成都还没多长时间,葛燕希就常常接到朋友们的求助。她意识到,随着成都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国际接轨的业务越来越多,在蓉企业对于外籍员工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但企业招中国员工可以去招聘网站,或是找猎头公司,要招外籍员工则相对缺乏成熟的渠道。还有如何办签证、如何认证资料、如何为外籍员工在中国买社保等等问题,许多企业连基本的外籍用工信息都不清楚。

葛燕希由此发现了商机:外籍人力资源一定会成为中国全球化发展的一大热门行业。2014年“老外HERE”初步筹备,2015年开始试运行,2016年进入稳定发展阶段。葛燕希是4位创始人之一,另外3位合作伙伴中一人也来自英国,两人来自中国,员工也是中外国籍各占一半,以80后和90后为主。

其中一位中国合作伙伴任丽娟告诉记者,成都市场对外籍人士需求最大的行业,目前主要是IT类工程师、负责海外推广的市场专员以及国际教育类的老师。

目前公司平台的数据库设在海外,拥有约10万老外的人力资源,在南非和英国都有办事处。这就意味着:成都的企业如果想招聘外籍人士,选择不仅限于已在成都和中国的外国人,而是面向海外。

葛燕希最近刚完成了一次很有成就感的招聘:帮助四川某知名企业以年薪150万的待遇招聘设计总监。她告诉记者,年薪百万的丰厚薪水,在优秀的国际高管眼中并非最大诱惑,“我会花很多时间来告诉他们,成都能给他们提供怎样的发展前景和舒适的生活,工作与休闲可以得到很好的平衡。”

解决文化震撼

上一堂“生存中文课”

“老外HERE”创办的头两年时间里,通过这个平台在成都找到工作、住下来的外国人,便达到近2000人。这其中当然不是人人一帆风顺,任何人初来一个陌生的国家和城市,多少都会有不适应的地方,无论生活还是工作。葛燕希也不止一次遇到过好不容易办好手续把外籍人才引进了,不到一个月就有人嚷嚷回国的情况。

“比如清明节调休,许多老外觉得不可思议,因为他们坚持星期天是不能上班的。”葛燕希举例说,各国的公共假日和文化习俗不同,许多老外来了不能理解周末临时加班的做法,也会有老外不习惯中国老板的领导风格,一度心情沮丧。

  • 返回列表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