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爱好者之家

汉服爱好者聚集地,文化传播天堂
海南省民俗摄影协会副会长李荣:万张照片见证
  • 发表时间:2018-04-10 21:08
  • 作者:汉服网
  • 来源:汉服爱好者
  • 访问量:
  • 分享到

一桥飞架南北,横跨海甸河。历时5年建设的世纪大桥,连接了海口市中心区、海甸岛、新埠岛等区域,成为海口的重要交通枢纽。海南省民俗摄影协会副会长李荣,因拍摄民俗文化而开始拍摄世纪大桥,5年时间拍摄了近万张照片,见证了世纪大桥的“建设史”。李荣说:“我很自豪用照片记录了世纪大桥建设的每个重要节点、细节,那些建设者不畏艰苦的精神让我感动。”

    5年拍摄近万张照片

世纪大桥因建设工期跨两个世纪而得名,是海口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1998年5月29日动工兴建,总投资6.67亿元,全长2663.61米,其中主桥长636.60米,最大跨径为340米。

4月6日下午,记者见到李荣时,他正在翻阅世纪大桥照片。办公桌上放了100多张照片,是他花了一个中午的时间从历史照片里挑出来的,从建设施工便桥打桩、沉箱焊接下降,到大桥合龙、桥面铺设等环节的照片都有。

李荣是海南文昌人,1998年在海口发起成立海南省民俗摄影协会,并任副会长。他们号召摄影师或者有相机的人,用镜头记录身边的民俗文化。当时,他在海口一家酒店工作,经常拿着相机在海甸河两岸拍摄。

有一天,他发现海甸河边有一群工人正在焊接一个大型钢板,于是就跑过去问,得知要建设一座大桥,投资6亿多,且采用很多当时很先进的施工技术。于是,接下来的半年时间里,李荣一有时间就到世纪大桥工地拍摄,还把一些好照片洗出来,送给建设工人。

“他们(建设者)觉得我拍的照片好,于是带我去见项目部负责人,让我帮他们拍照,制作宣传栏。”李荣说,当时施工方为他提供一定的补助和报酬。

之后,世纪大桥建设的每一个节点,李荣都会在现场拍照,他除了拍摄建设节点和细节外,还关注建设者身上的人文精神。“当时气温高,工人们在40℃的高温下工作,我也要跟着他们在工地。”李荣前后拍摄了5年,总共有近万张照片。

  大桥合龙只开了3瓶香槟庆祝

李荣说,在跟踪拍摄的过程中,最深刻的体会是,工程监管很严,质量把关很严。因为质量是大桥的生命。世纪大桥的建设者们深信,质量得不到保证,再漂亮的设计也是枉然。因此,世纪大桥在海南省第一个引进了国际通行的“FIDIC条款”进行管理。

这就要求项目采用国际竞争性招标、实行监理负责制,监理具有独立的地位,有签发开工令、签发工程量、签发支付令等管理大权。海口城市建设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高平曾说,FIDIC是防止“豆腐渣”工程的“紧箍咒”,是悬在施工单位头上的一把“尚方宝剑”;推行目标管理制,即每一道工序、每个环节都有明确的责任人。

其中,李荣所拍摄的一张照片,是一位监理在监测焊接情况。“当时要拿着尺子量,与标准相差1厘米都要返工。”李荣说,就是这样的质量把关,让大桥建设堪称一流。

看着照片,李荣就可以说出当时的建设情况。“世纪大桥合龙是比较简单的,通过滑模从主塔往两边延伸。”他深刻地记得,最后一块桥面合龙时,是2001年1月22日下午6点,当时天还没黑。没有举行大的仪式,只在成功合龙后,建设者们在工地上开了3瓶香槟庆祝。

如今,世纪大桥成了海口市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大动脉,也是海口的城市地标和城市风景。每当看到有游客在世纪大桥下拍照,李荣就不禁想起当年那些建设者。

原标题:海南省民俗摄影协会副会长李荣:

万张照片见证世纪大桥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