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爱好者之家

汉服爱好者聚集地,文化传播天堂
  • 发表时间:1970-01-01 08:00
  • 作者:
  • 来源:
  • 访问量:
  • 分享到

摘要:14岁时成立自制汉服网店,从进货补货、设计汉服到联系卖家并售出汉服全由自己打理,肩负起“老板”重任的同时还要兼顾高中繁忙的课业。回想起自己三年前的创业经历,“小老板”刘童童大叹不容易。

14岁时成立自制汉服网店,从进货补货、设计汉服到联系卖家并售出汉服全由自己打理,肩负起“老板”重任的同时还要兼顾高中繁忙的课业。回想起自己三年前的创业经历,“小老板”刘童童大叹不容易。

 17岁女孩三年创业路:少女与汉服的美丽邂逅

刘童童穿着自己店里制作的汉服刘童童穿着自己店里制作的汉服

2016年6月,刘童童高中毕业。经过了三年的历练,她在安庆市正式成立了汉服工作室,并在深圳申请了注册公司,17岁的她和自己的汉服事业逐渐走向了成熟。学业上,刘童童同时考入了安庆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可以说,是学业、事业双丰收。

“汉服于我而言,到现在已经成为了我生活的一部分,不仅仅是因为我开了这个汉服店卖汉服,更多的是我对汉服的一种强烈的民族归属感。”三年的时间,刘童童对汉服文化的推广从未间断,因为对这个女孩来说,汉服已经不仅仅是一份事业,而是早已深深融入到她生活中的一种牵挂与羁绊,成为她人生中的一部分。

初遇:与汉服的第一次美丽邂逅

2010年,刘童童偶然在网上看到关于汉服的推广,当时年仅10岁的她深深地被这散发着民族光芒的服装吸引了,她开始在网上查找关于汉服的知识以及汉服文化的种种资料。这是她与汉服的第一次邂逅,在这之后便一发不可收拾地激发了她对汉服无尽的喜爱。

后来刘童童看到了一张我国56个民族的合照,合照中每个民族都穿着民族服装,而汉族人则穿着一条简单的T恤衫,“当时我在想汉族人对属于自己民族的服装文化越来越淡薄了,然后我就想去追根溯源,去推广属于我们汉族自己的民族衣裳,然后我就去了解了一些关于汉服制作的一些工序,我也就是在这样的过程中越来越熟悉了汉服文化。”

“我是从贴吧入手去深入了解了汉服的,从汉服的版型以及材质,一步一步地去接触汉服。”刘童童说,因为喜欢汉服,也让她在“汉服”贴吧认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看着朋友们在贴吧里分享了自己穿汉服的照片,刘童童越发地想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汉服。

而对于当时的刘童童来说,根本负担不起汉服的价格,这个时候她突然冒出了自己制作汉服的念头,“然后我就更深入地去学习关于汉服的质感以及材质之类的知识,依照着我对汉服的理解,完成了一套汉服的制作。”这一次成功的“自力更生”,让她无比激动,创业的萌芽也在那时悄悄地在她心里发了芽。2013年,经过多次制作汉服,刘童童在这方面上积累了很多经验。14岁的她在这一年开了一家网店,从而走上了创业这一条坎坷的道路。

创业:从未想过放弃这个“小骄傲”

“支撑一个网店其实挺不容易的,对于我来说,当时正在读高二,除了要兼顾学习,还要处理很多网店的琐事。”刘童童表示,当时她一个人包揽了所有的工作,包括自己设计汉服,联系厂家制作,拿货签快递单发货,联系客户等等,“那时候做事情都要列个清单,生怕哪个环节出了错误。”她谨小慎微地处理着每一件事,除了在选择制作汉服的布料上以及绣花上要下很多功夫,还要处理各种应接不暇的“小麻烦”。其中最让她苦恼的,是时不时还会受到网络暴力的攻击,这常常让她感到措手无防。

 17岁女孩三年创业路:少女与汉服的美丽邂逅

刘童童在量衣宽刘童童在量衣宽

“对我来说,精力是一个很大的考验,当时我把大量的精力投入到其中,因为这个影响到了学习成绩,成绩下滑得很严重,我爸其实不是很理解我,特别是在我高三那段时间,他希望我把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她说,所幸的是,她的妈妈给予了她莫大的支持,在她很累的时候给她搭把手,并替她照顾网店的生意,让她有时间去兼顾学习。“整个过程特别感谢我妈,从开始到现在她一直在帮我,无怨无悔的,特别感动。”

在创业的过程中,刘童童也曾碰到过很多令她崩溃的事情。让她记忆犹新的一次是,由于服装厂的粗心把一批衣服的领围做小了,导致衣服穿不进去。“那时候因为不知道所以卖出去了一些,当时就引来了很多有退货的、给差评的、要求我改的,那批衣服因为是在服装厂做的,但当时他们不同意给我返工做修改。”她很无奈,因为没有办法,只好自己动手,一个人把那批衣服的领围拆了重新缝制,共修改了40多件衣服。“现在想起来都觉得很痛苦。”

  • 返回列表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