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5月1日,由嘉誉传媒联合广州汉服协会、东翮堂本土文化促进中心和汉服商家在白云山明珠楼举办的“百年茶韵杯里现,华夏文明千古传”汉服茶文化展销活动圆满结束。与此同时,广州汉服协会组织同袍进行字画义卖、汉服试穿,为四川雅安地震灾区举办汉服爱心募捐。
据活动策划负责人梁佩瑜女士介绍:此次通过茶艺、试穿、妆容、汉婚、雅乐、汉服字画义卖等多个方面向广大市民介绍汉服、宣扬汉文化传统,并让市民参与其中,亲身体验汉族文化。让更多市民对汉服以及汉族文化有了较为准确的认识,也取得了更多人对汉服复兴运动的认同。
广州汉服协会国学老师元墨夫子现场挥毫义卖
据了解,活动一开始便吸引了大批市民游客,其中不乏有从各地慕名前来的汉服同袍,大家纷纷表示对此次汉服试穿爱心义卖的支持与鼓励,并提出自己的建议,促使活动达到更好的汉文化宣传效果。
汉族文化——传统茶道
茶文化在汉族人的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汉族茶文化历史十分悠久,但真正兴起是在中唐之后。中唐以后,汉人饮茶“殆成风俗”,形成“比屋之饮”并流传塞外。经过前人对茶的研究,主要有“煮、煎、点、泡”四种饮茶法,并先后形成煎茶、点茶、泡茶三种茶道。汉族人饮茶全在于一个“品”字,茶礼也十分讲究。招待客人时,沏茶、敬茶的礼仪必不可少。
汉服茶吧的同袍以汉家礼仪向客人展示茶文化
当客人来访,可征求客人意见,选择最适合的茶与茶具待客。主人陪伴客人饮茶时,要注意客人杯、壶中的茶水残留量。用茶杯泡茶,如客人喝去一半就要添加开水,随喝随添,使茶水保持浓度前后基本一致,水温适宜。在饮茶时可适当佐以茶食、糖果等,达到调和口味和点心之功效。
汉族文化——汉服妆容
汉服着装礼仪是汉族人的重要礼仪之一,在不同时期、不同场合,汉族人对着装的要求不同。不同年龄阶段佩带的巾帽发式也不相同,成年男子须加冠,成年女子可挽发脑后成髻,以簪绾之。总之汉族男女身着汉服时均不得披头散发,须保持面容整洁,端庄大方。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广州汉服协会汉服妆容小组为客人梳妆
据了解,此次主办方嘉誉传媒(中国公主古典映像馆)还邀请了六艺书院、汉尚华莲汉服、道华汉服、紫蝶轩汉服、无忧阁古典饰品等汉服商家及多位汉服同袍在活动现场进行汉服雅乐、书画展示以及汉服试穿、义卖活动,为现场增添风采。
汉族文化——传统射艺
“辇前才人带弓箭,白马嚼啮黄金勒。翻身向天仰射云,一箭正坠双飞翼。”中国的射艺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中华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无论是在战争或娱乐、文化中都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古人所说的君子六艺中就有射艺,是人们修身养性的有效方式之一。《礼记·射义》作“射者,仁之道也。射求正诸己,己正而后发。发而不中,则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便可看出射艺可修心的作用来。
广州汉服协会射艺组同袍带来的射箭活动是现场中最受欢迎的项目之一,其传统的弓箭设计及专业的技术教授,吸引了很多游客排队练习射箭。
广州汉服协会射艺队同袍向游客讲解射箭技术和事项
汉族文化——传统昏礼
汉族昏礼(传统婚礼)习俗源远流长,有十分鲜明的民族特色。婚礼是人生大事之一,是关于婚姻、责任和社会承认的重大仪式,在汉族传统婚礼中,人们重视夫妇之义与结发之恩,还有对孝敬父母、人伦之本等民族文化的阐述,因此古人不认为结婚是一件可以大肆喧闹嘈杂的事,而追求其庄重和深刻。
古人认为黄昏是吉时,人们常在黄昏时刻行娶妻之礼,取其阴阳交替有渐之义,因此称“昏礼”。早在先秦时期便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婚姻礼仪,即“出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等。新浪迎请新娘进门后,有“拜堂”、“合卺”、“撒帐”、“结发”等习俗,这些习俗各有其特定的象征和寓意。
优雅、大气、华美、庄重的汉民族传统婚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