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这群年轻人,情迷汉服许多年(图)
山西汉服社成员2012年中秋节活动(资料图片)
2012年12月28日,是山西汉服社成员浣君的22岁生日,为了给青春留下一次别样的记忆,她选择着汉服、行古礼为自己庆生。
对于山西汉服社而言,这已不是第一次为成员举办汉服生日礼,之前已为好几位“及笄”女孩庆生。此外,他们还帮汉服爱好者举办汉服婚礼。每逢元宵节、上巳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汉服社成员都会穿着汉服走上街头,行汉礼、宣扬汉服文化。
1 她常身着汉服游走校园中
浣君来自湖南株洲,是一位典型的湘妹子。2010年8月,浣君被太原师范学院历史系录取,目前就读大三。
2013年1月24日,已经放假回到株洲家中的浣君告诉记者,她最早接触汉服,是在2010年6月。当时,高考刚刚结束,她可以自由地在网上浏览各种信息了。在极偶然的情况下,浣君打开一个汉服网页,里面那些漂亮的汉服一下子让她目眩神迷。此后,她便开始下意识地研究汉服的形制、款式、穿着的场合,以及穿着时应有的礼仪等等。浣君在描述自己对于汉服的痴迷时,用了“信仰”一词,以示她所痴迷的程度。
2010年12月观看的一场汉服婚礼,让浣君更加彻底地成为一名汉服及汉文化的拥趸者。婚礼的操办者是山西汉服社,新郎是汉服社成员。来宾中的很多女士身着袄裙、襦裙、曲裾……男士中也有人身着道袍、直裾。新郎新娘则穿着汉风婚服,依照礼制上敬高堂,下敬亲友。这一幕让浣君很是震撼,汉服及汉民族礼仪在她心中有了具象的概念。当月,她就申请加入了山西汉服社,与汉服社的创办人飞雪、急就等成为“同袍”(汉服复兴者之间的互称)。
2011年4月5日,是农历三月三,即传统的上巳节。浣君与山西汉服社的二十几位“同袍”,一起去太原市森林公园踏青、饮酒、祭祀。浣君说,当天前去的“同袍”全都穿着汉服。浣君的那套袄裙是在网上购买的,花了她200元。对于一个刚刚踏入大学校园的新生来说,200元可是个不小的数目。此后,浣君开始不断地在网上购买汉服,袄裙、襦裙、曲裾、深衣、褙子,各种款式的汉服都被她囊入箱中,迄今已多达十几件,这在汉服爱好者中也是一个令人咋舌和羡慕的数字。
2012年10月,苏州大学艺术学院有个被称为“汉服女孩”的秦亚文在网络上很是火了一把,原因是她每日去上学时,都是身着汉装,脚踏青鞋,云鬓轻挽,裙裾飘飞。其实,早在2011年上巳节后,浣君就开始坚持身着汉服去上学。“我并不是每天都穿汉服,我只在上中国古代史的时候才穿,以示对所学课程的尊重。每周有3节中国古代史,我就会穿三次汉服。开始,同学们会对着我指指点点,有的认为我穿的是韩服、和服,有的还说我是精神病。”浣君说,即使如此,她还是坚持穿汉服。如今,浣君和她的汉服已成为太原师范学院的一景。
2011年8月,浣君携同校的一位“同袍”共同成立了太原师范学院“华章夏彩”汉学社,不仅鼓励大家穿汉服、行汉礼,还鼓励大家宣传汉族文化,促进汉文化的传承和推广。
2012年12月28日是浣君的生日,她特意邀请几位“同袍”前去飞雪和急就创办的泰和文化汉学社,过了一个简简单单的汉服生日礼。
2 仨女孩行“加笄礼”,齐穿汉服
与另外3名于2012年10月年满18岁,曾举办“及笄礼”的“同袍”来说,浣君的生日礼的确显得略为简朴。
2012年10月21日,重阳节前夕的一个星期日,“山西汉服社”的二十几位成员在飞雪、急救、乐山水等人的带领下,一同前往太原市碑林公园,为3个年满18岁的女孩举行“加笄礼”。这3个女孩都是大一新生,分别就读于山西财经大学和太原电力专科学校。
飞雪说,早在2012年年初,3个女孩就向她提出,希望能让她们穿上漂亮的汉服,过一次难忘的中式成人礼。飞雪和急就、乐山水等人商量一番后,决定在碑林公园帮她们完成心愿。
当天,虽然天气有点冷,飘着小雨,二十几位“汉服社”成员还是身着汉服、脚踏青鞋前往。3名女孩先是身着白色汉服,轻挽云鬓,依古礼跪坐在地上,向长辈敬酒,之后,由熟谙古代礼仪的“山西汉服社”成员为她们行加冠加笄之礼。这意味着,行礼之后,她们就已是成年女子,需要承担起一个成年人应该承担的责任。
飞雪和急就告诉记者,在碑林公园做的“女子成人礼”是他们办过的第二场成人礼,此前,他们也是在一位“同袍”的强烈要求下为其举办了一场成人礼,效果很好。每次活动,所有成员都会穿上最隆重美丽的汉服,把自己当作行礼“同袍”的亲人,共同见证这一神圣庄重的时刻。
乐山水说,汉服社的“同袍”在一起很少交流汉文化之外的话题,他们唯一热衷的,就是如何能够让更多人了解汉服,了解汉文化。
3 山西汉服社,建成已近5年
“山西汉服社”2008年初创,最初以QQ群的形式存在,发起人正是飞雪、急就,以及另外一位“同袍”,最早兴起建群想法的则是飞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