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是农历三月初三上巳节,对上巳节,许多市民已很陌生,其实,这个古老的传统节日已在中华大地流传了数千年。在古时每逢农历三月三,人们都会出门踏青游玩,感悟春的气息。昨日,一众传统文化爱好者身着汉服来到大唐芙蓉园芙蓉湖畔,或吟诵诗歌、或重现古代女子的成人礼笄礼礼仪,以这样的方式纪念传统文化节日。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杜甫的诗中有过对上巳节的动人描写。我省节庆文化专家、陕师大教授张志春介绍,上巳节的渊源可追溯至周朝,周朝巫术流行,人们会在每年三月初三这天泼水求吉,女巫还要在河边举行除灾祛病仪式,称为“祓禊”。从汉代开始,“祓禊”逐渐被春游活动所取代。魏晋时期,人们将三月初三固定为上巳节,并逐渐演化出水边交游宴饮的活动。
昨日下午,汉服爱好者们沐浴着春风,伴随着袅袅古琴声,在月光镜台前吟诵起各种描写上巳节的古代诗词。“暮春元日,阳气清明,祁祁甘雨,膏泽流盈。习习祥风,启滞异生,禽鸟翔逸,卉木滋荣。”这首晋代诗人张华的《太康六年三月三日后园会》似乎描写的正是眼前的景致。“万乘亲斋祭,千官喜豫游。奉迎从上苑,祓禊向中流……”王维这首《三月三日曲江侍宴应制》将现场市民游人的思绪带回了盛唐时的长安城。汉服爱好者们临水而坐,弹筝抚琴、吟诗作对,重现了古代文人雅士在曲江踏青的场景。在紫云楼下芙蓉湖畔, “皇子”“公主”在春风中接受丝路沿线各国“使臣”的朝贺,这个仿古皇家女子成人礼的过程,也引来了不少年轻游人的关注。 记者 职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