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爱好者之家

汉服爱好者聚集地,文化传播天堂
  • 发表时间:1970-01-01 08:00
  • 作者:
  • 来源:
  • 访问量:
  • 分享到

摘要: “子曰:礼尚往来,举案齐眉至鬓白,吾老人幼皆亲爱,扫径迎客蓬门开;看我华夏礼仪之邦,仁义满怀爱无疆,山川叠嶂,万千气象,孕一脉子孙炎黄;看我泱泱礼仪大国,君子有为德远播,江山错落,人间星火,吐纳着千年壮阔……”

“子曰:礼尚往来,举案齐眉至鬓白,吾老人幼皆亲爱,扫径迎客蓬门开;看我华夏礼仪之邦,仁义满怀爱无疆,山川叠嶂,万千气象,孕一脉子孙炎黄;看我泱泱礼仪大国,君子有为德远播,江山错落,人间星火,吐纳着千年壮阔……”

墨明棋妙原创音乐的一曲《礼仪之邦》唱彻大江南北,每一句都是对中华文明的真切理解与挚爱。而汉服则是代表了我们民族文明的一面旗帜,是沉重的文化责任和崇高的历史使命,我们要责无旁贷地努力去认识它、理解它,把前人传留给我们今人的宝贵文化遗产视若拱璧、爱如珍宝,小心护持,不断地发扬光大,以便使我华夏文明生生不息、绵延不绝。

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男士汉服的形制都有哪些!

1公服

 汉服男装——谦谦君子,温润如玉

公服是古代官员官服的一种,从北魏北齐至明朝的品官在公事、常朝、谒见、婚礼时所穿的一种汉服,服色有紫、朱、绿、青四等,圆领、右衽,用丝绸制作。宫廷乐舞中舞生也会穿着公服,颜色等差则不明显。

唐太宗贞观四年定三品以上紫色,四品深绯,五品浅绯,六品深绿,七品浅绿,八品深青,九品浅青,流外官及庶人之服黄色。一至五品官公服,以单衣、白裙襦、革带、假带、方心、纷、鞶佩和乌皮履等组成;六品以下,则不用纷、鞶是“从省”,和朝服相比,也无非是省去了蔽膝、佩绶佩剑等物。

公服的用途有:用于早晚朝奏事、侍班、谢恩、见辞等,以后改为常朝时穿便服,只在初一、十五朝参时穿公服;用于婚礼婚服,唐宋制度,庶人以绛公服婚。女方以礼衣或连裳嫁。中日韩都延续了唐宋传统。

2儒服

 汉服男装——谦谦君子,温润如玉

儒服是中国古代儒士所穿的服饰,峨冠博带,风度翩翩。《说文解字》中对“儒”的解释是:“儒,柔也,术士之称”,讲儒家或者儒学,是阴阳灾异的一派人;墨子指儒“富人有丧,乃大喜曰:‘此衣食之端也!’”指操办红白喜丧事的人;

历史学家冯友兰说,“儒家与儒两名,并不是同一的意义,儒指以教书和相礼等为职业之一种人;儒家指先秦诸子中的一个学派,儒为儒家所自出,儒家之人或亦仍操儒之职业,但两者不是一回事”而儒服大多指凡这几类人的独特服装。

3飞鱼服

 汉服男装——谦谦君子,温润如玉

飞鱼服是明代锦衣卫的官服,明代国家织造局,由云锦中的妆花罗、妆花纱、妆花绢制成,专织一种飞鱼形衣料,系作不成形龙样,有一定品级才许穿着,佩绣春刀,除此之外只有蒙皇帝恩赐,才能穿,是明代仅次于蟒服的一种赐服。如正德十三年曾赐一品官斗牛,二品官飞鱼服色。

据《明史》记载,飞鱼服在弘治年间时一般官民都不准穿着。即使公、侯、伯等违例奏请,也要”治以重罪”。后来明朝规定,二品大臣才可以穿着飞鱼服,景泰、正德年以后,在品官制服之外赏赐飞鱼服、斗牛服、麒麟服,斗牛服等级次于飞鱼服。

无论是麒麟服还是飞鱼服,都是明代的官服,只是因为颜色、花纹、品级不同,而冠以不同的身份,其服装形制都是一样的。一品斗牛,二品飞鱼,三品蟒,四、五品麒麟,六、七品虎、彪。它们的主要区别是飞鱼有鱼鳍,斗牛有牛角,麒麟有牛蹄。

4蟒服

 汉服男装——谦谦君子,温润如玉

蟒服是皇帝赐予有功文武大臣及属国国王,部落首领的赐服。以衣身饰蟒纹而称为蟒服或蟒袍、蟒衣。

5斗牛服

 汉服男装——谦谦君子,温润如玉

斗牛服是本不在品官服制度之内,而是明朝内使监宦官、宰辅蒙恩特赏的赐服。获得这类赐服被认为是极大的荣宠。斗牛服是次于蟒服、飞鱼服的一种隆重服饰。

6麒麟服

 汉服男装——谦谦君子,温润如玉

麒麟服是为官吏的朝服。其服装所绣纹样,除胸前、后背两组之外,还分布在肩袖的上端及腰下(一横条)。另在左右肋下,各缝一条本色制成的宽边,当时称“摆”。

7贴里

 汉服男装——谦谦君子,温润如玉

  • 返回列表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