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爱好者之家

汉服爱好者聚集地,文化传播天堂
  • 发表时间:1970-01-01 08:00
  • 作者:
  • 来源:
  • 访问量:
  • 分享到

民国年间,政府鼓励妇女放足,这是忻州一富裕人家姐妹放开半足时留影

看着身边万紫千红的一道道风景,个性迥异的装扮传递出人们观念的变化和社会变迁的讯息。再回过头来看看百年间人们过年服饰的演进,真是不可同日而语啊。

服饰的变迁最直观地反映着社会的变革,时代的变化。阅读百年间的服饰史,不禁让人有一点点遐思,有一点点庆幸,还有一点点说不出的什么滋味儿……长袍马褂 中山装 旗袍

时间段:上世纪初至三四十年代

讲述人:李先生

李先生对这一时期服装的认识来自于对自己母亲穿着的回忆。李先生今年已年逾花甲,他充满感情地说,母亲年轻时,家境很好,是大户人家的女儿,学历是医科大专,这在当时妇女中是非常高的学历了。家中至今尚保留一张母亲年轻时过年照的照片,照片中母亲穿棉旗袍,梳着带刘海的发髻,很清秀。

辛亥革命后西风东渐,也有不少人着西装。李先生说,自己还曾有一张大约3岁时穿着小西装的照片,那大约是四十年代吧。

在上世纪20年代前后出现中山装,逐渐在城市普及。孙中山设计的中山装,兼具中西装之所长。它是以广东便服为基样,在直领上加一翻领,使上衣就兼具了西装上衣、衬衣和硬领的功用,穿起来显得很硬挺。花棉袄 绿军装 骆驼鞍棉靴

时间段:上世纪五六十年代

讲述人:王奶奶

王奶奶今年已80高龄了,慈祥的面容透出岁月的风霜。提起五六十年代过年前做衣服,她感慨地说:“现在生活好了,什么也不用我干。那时候,全家八口人的衣服全靠我做。白天有白天的活儿,做衣服纳鞋底全凭晚上干。晚上等孩子们睡着了,被子盖在腿上,披上衣服一晚上一晚上地做。平时的衣服是老大穿完了老二穿,过年怎么也得给孩子们做件新衣服,哪怕实在没有了,拆洗了改改也得给弄得干净整齐了。我眼睛不太好,就把电灯拉得离眼睛很近,老是照着膝盖上方的那块儿,临过年了拆洗被子,发现被子上掉下来一块儿,露出挺大个窟窿,里面的棉花都发黄烧焦了。不知道怎么回事儿,再一想才知道是夜里做活儿,灯泡烤得这一块儿整个布和棉花都脆了,一洗自然就掉下来了。就说这活儿干得多不多吧,连被子都能让灯给烤煳了。”

王奶奶说自己那时候虽然不上班,但家里大大小小的活计全靠自己张罗,过年打扫、采购东西都是自己一个人的事儿,家里人上班的上班,上学的上学,谁都指望不上。买东西走在路上都能迷迷糊糊睡着了。

听着这些,记者心里涌起一种热潮,孩子们过年的欣喜和热闹的气氛是这几代家庭妇女的辛苦换来的啊。

王奶奶的大女儿也插话说:“那时候虽然条件差,可我们也都能穿上漂亮的新衣裳,因为布票不够,妈妈在卖布头的小摊,买上各色布头,把刚够材料

的,或还差点的布头摆来摆去,精心剪裁,再细

针密线地做成件罩衣。姐姐的个子高,布头怎么

比划也不够材料,最后母亲用没花的,与布头底

色相同的一块布头,做了袖口和领口,而这块不

够材料的布头做成的衣服竟格外好看。哥哥就没这么幸运了,布头不够,妈妈把面口袋拆了洗得干干净净染成黑色,缝成棉袄,穿上也挺精神。

我妈那时候平时和过年穿得差不多都是斜大襟的衣服上边带盘扣儿的中式棉袄。我记得我妈箱子里有一件姥姥留下来的棉衣服立领镶着黑边挺漂亮的可不知为什么没见我妈穿过。”列宁装 的确卡 灯心绒

时间段:上世纪70年代

讲述人:朱女士

那会儿,印象最深的不是衣服的颜色,因为那时衣服色彩非常单调,人们大多是黑灰蓝色。我们的衣服、裤子通常都要做得长出好几寸,为的是能多穿两年吧。三十晚上还是老样子,初一一大早,天还没亮呢,鞭炮声此起彼伏地响着,我们就一骨碌从被窝里爬起,换上放在枕头边的新衣服,高高兴兴地赶紧跑出去玩了。

衣服因为需要挽袖挽腿,显得有些窝

囊,可是在我们的眼里,那简直就是

幸福得不得了……

妈妈还曾把我姥爷节约下的工厂

发的劳动线手套拆了,再织成厚厚的袜子给奶奶寄去。那年过年前我奶奶来我家住了几天,闲聊时说起衣服上的事情,奶奶偶然提起,看到人家有黑色的灯心绒外套曾经羡慕过。等要过年了,母亲带着一大卷黑色的灯心绒布回家,给奶奶赶着做了一身黑灯心绒外套,高兴得奶奶逢人就夸妈妈。

我大姐是1972年春节前结的婚,穿的是一身的确卡的衣服和裤子,还有一件灰色的确卡风雪衣,那是当时最时兴的衣服了。喇叭裤 蝙蝠衫 马海毛

时间段:上世纪80年代

讲述人:李女士

  • 返回列表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