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爱好者之家

汉服爱好者聚集地,文化传播天堂
  • 发表时间:1970-01-01 08:00
  • 作者:
  • 来源:
  • 访问量:
  • 分享到

2018年,新西兰首届华服国际表演大赛

就拿华服日作为名字依据的那句“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又云:冕服华章曰华,大国曰夏”来说吧,很多人表示出处为《左传》和《尚书》,其实都不在正文里,而是孔颖达的注疏。这么一说明,底气就顿时弱了几分,所以也没人往海报上注明。可是这好歹也算是“华”与“服”产生关联的一个出处啊,汉服便缺乏了这样可以攀到古人关系的依据。

汉服”完全是一个网络时代的自造词,在此之前,中国典籍里出现的“汉服”只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语境下的临时组词,比如“汉服”对“秦礼”(《独断》),表示汉代,又如“汉服”对“诸戎风俗”(《蛮书》),表示汉地,都不是一个特定的专有名词;另一种则是出现在《辽史》里的“汉服”,是内涵完整、等级分明的一个章节,与前面的“国服”相对。至于如今的“汉服”,更多是仿造“和服”、“韩服”进行的造词。

就像“和服”其实在日本被称作“着物”一样,“汉服”、“韩服”这样的程度更大意义是对外而不是对内,因为对于过去的人来说,服饰惟有这些传统服饰,不存在洋装,自然也就不需要一个额外的统称了。

在21世纪初,互联网的普及让许多人的民族意识在网络交流中觉醒,他们中有一些人选择用服装来表达。当时中国依然存在的传统服饰,要么保留在农村乡间,或偏远地区,大多质朴简陋,与古装剧的服饰相去甚远,要么是很多人觉得难以纳入传统服饰范畴的单的确已经具备中国特色的服饰,如中山装、旗袍、长衫等。

回顾十几年的汉服运动发展史就不难发现,第一件穿上街的汉服,是根据《大汉天子》里的古装戏服仿制的,第一件被制作上传到网络的汉服,具有明显的和服特征。

该叫什么名字,已经早早预备好了,但是服饰本身,却难产而多舛。

其后,汉服爱好者们为汉服该是什么样的,争论了十几年,至今依然是百花齐放的局面,对比被视作效仿对象的和服、韩服统一规范而有全民共识的体系,只能是望洋兴叹。竟然“实”在争论,“名”却出奇地顺畅,在没有经历什么波折之后,很快被统一在了“汉服”这个标准答案上了。而这个所谓的小波折,就是“华服”。

是的,叫汉服还是叫华服,不是2018年的谜团,而是十几年前已经讨论过的冷饭。如今打开“汉服”的百度百科词条,开头第一句就是“又称汉衣冠、汉装、华服”,这是2006年的一次编辑中被添加上去的,后来就没有被删除过,而百度华服吧也是直接被跳转到汉服吧去。

在2006年,全民热情高涨地迎接北京奥运会的时候,百度汉服吧的管理层牵头也提交过一套礼服方案,当时便被称为“北京奥运会华服方案”。之所以使用这个名字,一方面是“华服”之头衔可以包容其他民族,另一方面也是不得不承认,叫汉服总难免有民族主义的色彩,这不仅让其他民族不悦,其实汉族人本身也不见得喜欢被一群网络爱好者的自发活动所代表了。

  • 返回列表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