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亚心网讯(记者 任春香)宽袍广袖,罗裙翩翩,行走之间或飘逸儒雅,或温婉古典,近日,当几名身着汉服的青年在乌鲁木齐的街头缓步走过时,不少市民忍不住驻足观望。因为经常穿着汉服出行,对于周围好奇的目光,他们早已习惯了。作为新疆“都护府汉服社”一群爱好传统文化的年轻人,他们希望曾消失很久的汉服能重新回到生活中,在传统节日和重大礼仪时,能有人穿上沉淀中华文化的汉服。
共同爱好结识于网络
“都护府汉服社”成员中最早接触汉服的是谢明强,2006年,谢明强还在上大学。一次,他在网上看到56个民族的照片,发现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服饰,只有汉族的照片是个穿着T恤的女孩。为什么汉族没有自己代表性的传统服饰呢?谢明强开始学习汉服的知识,并在网上认识了一些有共同爱好的人。“我和殷永新(社团发起人之一)就是通过网络认识的。”谢明强说。
后来,新疆有了本地的汉服QQ群,在百度贴吧上也有了“新疆汉服吧”。通过网络, 殷永新等人成立了“都护府汉服社”,据了解,目前该社团共有三四十人。
图为:3月12日14时许乌鲁木齐新兴街,殷永新(左一)吴雪薇(左二)颜妍(左三)祝敏(左四),穿着汉服走在街头时常会吸引路人的目光。记者 陈峰 摄
谢明强说,每个成员的汉服都是在网上汉服专营店定做的,颜妍就有十几套汉服,一般一套汉服有一二百元,她最贵的一套汉服是一套礼服,花了500多元。
一场婚礼让汉服走出网络
2011年12月24日,是汉服社的一个分界点,在此之前,这群年轻人们主要交流都在网络上,直到一次成功的汉婚典礼,才让他们最终从网络走到现实中来。
当时,QQ群里有个女成员即将结婚,喜爱汉服的她希望能举办一场传统汉婚典礼,于是,从策划到组织到服饰再到现场布置,大伙儿几乎替她包办了婚礼仪式,很多人说是第一次真正见到汉文化的传统婚礼。殷永新说,婚礼很成功,我们突然觉得应该让更多的人认识汉服。”此后,汉服社成功组织了十多次活动,每当传统节日时,他们总会穿着汉服,不遗余力地展示汉服。
“我穿的是汉服”
汉服社成立后的第一次活动是去年大年初四,在参观自治区博物馆举办的新疆少数民族服饰展时,颜妍带着“填补空缺”的想法和殷永新等几个成员精心打扮后来到自治区博物馆,他们的出现自然引来关注,有人好奇询问,有人请求合影,“我穿的是汉服”,他们一遍遍地耐心解释,心里充满自豪。
“新疆汉服社”吧主吴雪薇说,穿着汉服时经常会发生各种误会,有一次,两个学生从她身边走过时,说“她穿的韩服可真漂亮。’她当时就纠正他们:“我穿的是汉服。”
“和服和韩服都是模仿汉服并演变而来的。我们穿汉服就是希望有更多人认识我们传统的汉服。”吴雪薇说。
殷永新认为,通过汉服可以了解博大精深的汉民族文化,很多设计体现了汉民族的思想传统、价值观和基本美德。比如后背正中垂直衣缝表示做人正直,下摆是平直的表示公正无私,汉服上衣由4块布组成,代表四季,下衣由12块布组成,代表12个月,汉服并不是一件简单的衣服,很多细节都蕴含着意义。